2019年5月29日中午,由学院案例中心、会计系联合主办的第6期案例工作坊之案例教学交流分享在明德主楼206会议室举行。来自商学院、财金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同学参与了工作坊的现场分享。

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,对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。然而枯燥难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,纷繁复杂的会计实务操作,往往令学生在更好地理解消化有关知识点时感觉比较困难。宋建波教授平常主要讲授《会计学》、《管理会计》、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》等课程,这都是学生印象中的“硬课”。她以应收账款会计作为切入点,详细介绍她如何通过印纪传媒的应收账款、欣泰电气IPO造假两个案例的教学运用来帮助学生思考分析,更好理解应收账款概念。写案例的需求正是来源于这种课堂的实际需要,宋老师总结了一个好的会计教学案例应该包含五大元素:案例背景、案例主题、案例细节、案例评析、结果进展。她以自己正在开发的紫鑫药业案例为例,从以上五个元素进行解析,同时分享了会计教学案例的写作开发过程。在讨论案例适当性的问题时,宋老师举出另外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印纪传媒案例来说明,能够契合教学内容、适用于整合课程、典型有效的案例就是最适当的案例。最后,宋老师以自己在MPAcc项目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》、会计高年级本科生《内部控制学》的授课体会,和老师们分享讨论了案例讨论课的课堂组织。
宋建波老师认为采用案例教学能够生动形象地讲解、演绎和分析讨论会计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以及问题和影响,因此开发或选择适用的教学案例非常有意义。参加工作坊的老师同学们对案例讨论的课堂安排、学生的反馈互动等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