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23日中午,第5期案例工作坊由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付彦老师主讲,她从2008年开始尝试模拟教学,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,并对历次课堂的学生反馈随时进行总结分析,这次她为我们介绍了模拟教学从课前设计——课堂组织——课后反思的完整流程,并分享了模拟教学组织的各环节要点。

在工作坊中,付老师首先介绍了CESIM Global Challenge模拟课的特点,主要体现在参与性、团队决策和竞技性三个方面,它可以作为战略管理课程的有效延伸,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战略执行,感知各职能部门与战略目标的匹配问题。由于模拟课对学生参与投入程度和小组团队组建的要求较高,对于选课过程的控制十分重要。学生每人将开通一个账号,通过全程参与模拟决策、小组PK博弈、行业峰会等活动,“累并快乐着”,从模拟演练中获得的学习收获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为显著。
就如何开设模拟课,付老师总结了过去几年的教学经验,详细阐述了课前设计应关注和处理好的主要内容。目前在人大商学院本科项目中,模拟课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,经过多次课堂的磨合,收集分析往期学生的反馈,付老师发现2-3天或1-3周的集中授课方式可让学生的体验最优化。在课前设计环节,需要提前确定模拟回合数,全部12轮回合会让模拟决策战略的长期影响体现更为充分,然而因多次重复决策,新鲜感可能会降低,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课堂情况缩短后几轮的模拟决策时间,根据课堂进展来调整模拟日程。
在课堂组织流程的分享中,付老师重点介绍了练习回合的要点,让学生尝试各种功能,辅以决策指南的小测验等,重在解决技术性问题,主要帮助参与者尽快熟悉模拟系统。在正式回合(6-12轮),围绕如何增强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性,避免一味埋头电脑模拟,付老师和课程组的老师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穿插互动活动,如个人反思、每回合小组分析报告、股票投资活动、行业CXO峰会等。就“无法解答学生的问题怎么办?”、“如何体现教师的价值?”等问题,付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心得,本着自我持续学习和反思总结的立场,也给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坦诚有效的意见建议。
最后,参与本次工作坊的老师们就建立关于管理创新的教师团队,开发新的模拟整合课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