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”,春日的脚步终于不再犹疑,款款而来迈入校园,携来数不清的嫩叶新芽,点燃欢腾喧闹的百花争妍,正是一番生意盎然的好时光。——卷首语
春日明媚的4月11日中午,第2期案例工作坊邀请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欧阳桃花教授,就如何用案例兼顾科研、教学、人才培养的“壹石三鸟”模式娓娓道来,与老师们交流分享。欧阳老师播放了《NewBalance: 李宗盛,致匠心》的小视频作为开场,引出了本期工作坊的主题词:案例与匠心。她简要回顾了自己在做案例道路上的多年坚持,提出做好案例首先要有匠心,用追求完美、做到极致的信念不断地从最基础的写好一个故事,不断拓展,进而形成选材-概念化-围绕核心成文-反复打磨的全过程。
欧阳老师主讲内容主要包含:案例之认知、案例之行动两个部分。在认知方面,第一,她更偏重于长期跟踪一个企业做多个案例,如海尔等。第二,做案例不仅仅是优秀教学案例的开发,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写出一些案例论文发表在国内外优秀的期刊上。第三,合作共生一案多用,挖掘MBA专业学位论文的素材产生系统的叠加效应。第四,教学和研究案例的二元性,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。很多偏案例的科研论文其实来源于MBA学生论文的素材,改编成教学案例,进而带着博士拓展成研究案例,提炼一些具有价值的大的课题再去申报纵向课题项目,多年来基本形成一个循环。就一案多用,欧阳老师分享了自己如何把MBA学生和学术型硕士生、博士生链接在一起,交流了在博士生的培养方面的心得体会及经验。案例认知方面最核心的环节是教学案例与研究案例的相互转换。
在行动方面,从三大模块、五大步骤来展开分享。研究案例严谨,有理论贡献;教学案例则是着重鲜活,有时代感,及有趣性。欧阳老师分析了百优案例评价标准与决胜点,讨论了百优评价标准的一些指标。案例正文的故事有趣很重要,主题需要提炼清晰,明面上有冲突主线,按小标题梳理冲突点,而知识点的暗线则埋在其中。欧阳老师以李渡酒业的案例为例,从纷繁的管理现象中萃取管理议题(研究议题),以有趣的现象为基础,如李渡酒业运用体验价值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、条件、运作,找到可能的理论,描述案例现象的概念化过程;分享了如何贴着故事找理论,如何贴着理论看故事。在案例故事写作、理论视角与调整方面,老师和学生的合作互动至关重要,要发挥学生的特长。
最后,欧阳老师对教学案例与研究案例展开对比,对教学案例的开发进行了小结。参与工作坊的老师们讨论和交流了李渡酒业等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