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5年11月6-8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《管理世界》杂志联合主办、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“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(2015)”在中山大学善思堂隆重召开。本届论坛主题为“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理论构建”,共收到了海内外 107所院校和企业的投稿。
本届论坛中,教学型案例评审及教学案例分论坛、圆桌讨论和工作坊等活动由人大商学院案例中心负责组织。本届论坛共收到教学型案例投稿31篇,经程序委员会初评筛选和评审专家双向匿名评审之后,收录教学型案例20篇,录取率为64.5%。程序委员会评选最佳论文入围5篇,最终获奖3篇。本届论坛组织了三场教学案例分论坛和三场教学案例圆桌讨论。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案例研究员Jean Rosenthal、香港浸会大学的魏立群教授和Michael N. Young教授分别为论坛献上了精彩的教学案例工作坊。
Jean Rosenthal作了题为“‘Raw’ Cases - Online Case Studies at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”报告。报告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:什么是粗案例(raw case)、粗案例有哪些优势、如何开发粗案例、粗案例有哪些挑战。2006年,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了案例开发团队为学院新设的教学项目服务。在团队开发了一年的传统哈佛式案例之后,负责人提出探索开发新型“未经烹饪的粗案例”,即:从多学科角度,将原始素材进行筛选后,以多种数据形式(文字、表格、图片、视频等)展示在一定格式的网页中。Jean向大家展示了粗案例最基本的一些元素。Jean认为相比较于传统案例,粗案例有明显优势:更有利于教学法创新、培养学生的实际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,实现了多学科的教师团队教学,粗案例的模块化结构有利于组建全球化的开发团队,案例的在线形式有利于在线教学,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和竞争力,目前粗案例已经成为耶鲁管理学院的一个标志。Jean介绍粗案例的开发有以下几个步骤:提出初始问题、寻找案例对象、制定开发计划、(调研和访谈)摄像、整理素材、开发网页、与案例对象确认得到许可、课堂试用观察效果。Jean也提出了开发粗案例遇到的一些挑战,例如:应该从哪些学科主题去筛选丰富的原始素材,开发成本高,网页形式对使用提出了很多条件(设备、网速),环境和企业变化太快如何更新粗案例,如何向其他学校推广开发的粗案例等等。
Michael N. Young教授的报告主题为“如何开发好的商科案例和如何在中国学生课堂上成功使用案例”。Michael提出了编写好的教学案例的十条原则:聚焦于特定教学目标,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对象,对案例中涉及的关键人物的描述要有血有肉,文中直接引用被访人原话,也要呈现案例对象不好的一面,让那些关键的问题留给学生决策,多用图表和逻辑化组织内容,展示相关视频和照片让案例变得更形象,采用简短易懂的语言,案例长度适中。Michael也提出了教师课堂使用好案例的十条经验:不要过度控制课堂,激发学生充分讨论,答案没有对错,给学生充分讨论时间,促进学生人人参与,在黑板上及时写下学生的观点,注意自己的态度,将学生分成两组以竞争的形式讨论同一个案例,总结并向学生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,找到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法。
最后,魏立群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开发宜家案例的整个过程,包括:如何发现宜家在中国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,对宜家中国的调研,设定教学目标编写案例,最后在课堂上如何使用宜家这个案例等等。